通货膨胀是经济学中的正常现象之一,很多人认为通货膨胀不是好事,其实不然。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经济发展,就像美联储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要求就在2%左右,低于2%可能会让经济发展缺乏动力,通货膨胀率过高则有可能造成经济过热。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与其说是对抗通货膨胀,不如说如何应对货币贬值,作为普通劳动者,你的资产主要有两部分,他们都是用货币计量的:一是每月的工资收入,二是工资结余后的本金和利息。这两部分都会随着物价上涨导致购买力下降,但是他们和通货膨胀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因此应对方法也不一样。
一、对于工资收入我们不需要考虑如何去应对通货膨胀。工资收入可以看作是一个变量,如果用数学模型看,工资收入和通货膨胀可以看做是一种函数关系,即:W=F(x),其中W为工资收入,x为通货膨胀,也就是说工资中已经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比如,10年前我的工资是1800元,现在我的工资是5600元,工资增长除了和我的技能有关,也和物价上涨造成的通货膨胀有关。
二、对于劳动剩余价值需要考虑如何保值增值。我们结余的工资称之为“劳动剩余价值”,这部分就是我们平时的积蓄,或者是存款,它受通货膨胀影响是最大的,如果不考虑它的保值和增值,你以前的剩余价值很可能就归零了。比如30年前你有1万元,当时绝对是富甲一方,但是如果你一直把它放在银行活期里,现在也不会到12000元,才相当于现在2个月的工资,其价值就被通货膨胀,其实是货币贬值“吃”掉了,这主要是经济总量增加和货币发行量造成的。
三、未来如何投资才能对抗通货膨胀?这就带来问题,未来十年,如何投资才能让我们的“剩余价值”对抗通货膨胀呢?这个问题属于老生常谈的内容,大家都知道的就是黄金、不动产、矿产资源、可升值的资产如艺术品、收藏品等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有保值的功能,因此可以考虑配置,但是大部分人可能没有足够的资金。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其实最能抵御通货膨胀的是知识和经验。我们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那么我们资产也会跟着升值。比如,我们的工资收入会不断增长,同时,我们也能够通过学习找到让剩余价值保值增值的方法。所以,任何单纯的投资方式都不如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重要,这就是所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总之,社会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资产的价值也不会是永恒的,我们可以让资产暂时的保值增值,但是永远无法避免其长期贬值的规律,唯一能够做的就是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价值。
本文链接:http://www.cgpzpt.com/10630.html 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