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委组织市级各部门、区(市)县相关负责人等,现场观摩天府国际生物城建设情况,促进相互学习交流借鉴,推动产业功能区建设再优化、再提升。
成都夜景
产业功能区建设是转变城市和经济工作方式的一次革命,是优化空间布局和重塑经济地理的重要抓手,是克服“大城市病”丛生和区域发展同质化的治本之策,是构筑区域发展比较优势和中心城市核心优势的战略支撑。
66个产业区位置示意图
据测算,到2030年全成都市经济总量将达到3.8万亿、人口规模也将突破2200万人的承载极限,如果仍然延续粗放型产业布局,必然加剧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对此,成都市提出构建“双核联动、多中心支撑”网络化功能体系,实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十字方针”,着力构建以龙泉山脉为中心,南北双向拓延、东西两侧发展的战略空间布局,推动成都进入“双城”时代。
从2017年7月全市产业发展大会作出了规划建设产业功能区的战略决策;到今年4月,又对66个产业功能区进行了优化调整,让产业功能区的产业定位更精准、空间边界更聚焦。
成都高新区
按照总要求,成都聚焦顶层设计完成产业功能区科学协同布局,系统构建“5+5+1”产业体系—“16+1”个产业生态圈—66个产业功能区三级支撑体系,聚焦产业细分领域量身打造“两图一表”,产业功能区对城市的战略功能支撑进一步明确。
具体来看:
成都“东进”区域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国际化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支持现代航空、现代装备制造、绿色能源、高新技术、整车制造等产业。
原东进区域内产业功能区
(青白江先已划入成都东进区域范围内)
以实际举例:
在成都(简阳)空天产业功能区建设现场,一栋栋标准厂房拔地而起;远处部分规划道路正在进行路基施工……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通过公开招标引入四川能投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投资人,负责合作区域的开发投资建设、招商运营、城市服务等事项。
简阳空天产业园·图据锦观
按照“管委会+平台公司+运营公司”建设功能区的模式,建立了完善的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模式国际化、管理制度现代化、创新创业与孵化育成相结合、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校院企地合作体系,推进功能区加快发展。
本次会议再一次强调成都各大功能区要加快体制转型助推成都城市加快变革,而成都东进区域作为成都重要的产业转移承载地,预计将加快开放进度,以满足成都对于产业转移、提质转型的需求。
各位读者以为呢?成都东进请关注《东进在线》公众号
服务成都东进、见证千年巨变
本文链接:http://www.cgpzpt.com/10661.html 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