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博览财经前首席主任研究员,财经格调特约签约作者江桥
离开上海,回到湖北不久便被亲戚邀请吃饭,刚一进门简单寒暄之后他便拿出手机凑上前来给我讲他最近投资的一些东西。
据他所讲,除了一些不甚明了的怪异代码之外,里面还有原油、某种名不见经传的虚拟货币、美国原始股等。
简单搜索之后便大约可以断定这些投资品种都是被各种高大上的外衣包装的“非法集资”骗局,在正规交易平台上面基本找不到。我便说那就卖掉吧,亲戚直言买进去就要亏一半,然后不停的涨,每天涨,相当于是这个门槛就是一半的资金。
这和我去年在高铁上的一段经历大体类似,当时看到邻座大妈拿着个小本子不断的标记该给谁转账,她有一个什么数字货币的微信群,但是她的操作流程很明显不是在交易什么数字货币,与之前听说过的一个“打米”的交易骗局相似。
这几年,在金融圈可以说见过太多非法集资骗局了,虽然都是演绎着“借新还旧”的熟悉戏码,但是每一次不同的包装总能让不少人趋之若鹜,最后便是大体相同的悲惨结局:大头目携款跑路,底层投资人血本无归。
如此看来,中国的老百姓在扮演“投资者”这个角色时有种莫名的可悲:投资楼市,那是富人的游戏;投资股市,指数十年在2000余点徘徊;投资P2P,项目爆雷……
从主流配置的资产表现来看,唯独楼市这么多年来回报优厚,可供合法合规投资且能够带来持续正收益的品种少之又少,这也是在中国各种非法金融骗局大行其道且屡试不爽的原因。
在每个人完成了一定的原始资本积累之后,都会有强烈的资产增值和保值欲望。对于美国而言,维持了近十年的股市牛市让持有股票或基金的人基本“共赢”,当然房子这么多年也是升值不少。
股票和房子是普通居民在主流投资上的两大主要选择,不仅如此,它们还是一个国家贮存货币的天然蓄水池。
对于中国股市而言,这么多年来大多数时间是个跛脚的“怪胎”,只完成了贮存功能而没有完成增值功能。
以至于我听过一句很讽刺的话:非法的骗局还有希望赚快钱,中国股市大概率亏钱。
窄如阴沟的投资正道恰恰是中国投资市场的真实写照:
存银行跑不赢通货膨胀;放股市慢慢蒸发;搁楼市小钱不够格大钱不易卖;买“骗局理财”跑得快没准还能赢。
本文链接:http://www.cgpzpt.com/12269.html 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