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央行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住户存款余额为72.44万亿元,按照13.95亿的总人口计算,平均每人储蓄存款51931元。很明显,如果按照家庭标准来看,基本上每个家庭的存款约为10万元左右吧。
还记得2015年5月,我国颁布并实施《存款保险条例》之前,曾专门对对国内居民储蓄存款数据进行过相关统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储蓄率确实是全球最高的国家之一,但存款规模超过50%万元以上的仅为0.37%,而存款规模突破100万元以上的仅为0.1%。
正是基于以上统计数据,才有了后来的一般性存款50万元以内100%保护的《存款保险条例》得以实施,因为根据这个标准,相当于可以覆盖全国99.63%的居民。同时也参考国际赔付标准,一般国际上大多采用的是人均美元GDP的2-5倍。按照我国2018年人均美元GDP来看,约为1万美元,就算是按照国际惯例的最高标准5倍计算,也就是限额赔付5万美元。
显而易见,我国的50万元赔付标准已经超过国际通用标准。这也说明了国家对于法定存款的重视和有效保障。
事实上,近年来由于房价过快增长,大多数老百姓的杠杠过高,据2018年年底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80%以上用于房贷等支出,而真正用于消费及储蓄的部分被严重挤压了,也就是真正在银行还能有存款的人并不多的。
对于100万存款来说,假设一个家庭有2个人工作的话,平均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以上,刨除日常生活开支、教育费用及房贷等,估计可以存入银行的不到5万元。那么,想达到100万元的存款水平最起码得需要20年左右。这应该还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果是西部落后地区恐怕更难。
总之,如果是依靠工薪阶层的普通收入,想要快速积累100万元的银行存款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另外,物价上涨过快带来的消费性支出必定逐年升高,同时因通货膨胀的影响造成的存款贬值也必须考虑。换句话说,存款无法跑赢通货膨胀。
本文链接:http://www.cgpzpt.com/13043.html 转载请保留